一、端砚文化的起源与历史
端砚,作为我国文房四宝之一,源于唐代,盛于宋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以肇庆斧柯山的优质石材为原料,经过选料、设计、雕刻、打磨等工序,最终成为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文房用品。端砚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书写工具,更是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
二、柳新祥:端砚文化的传承者
柳新祥,江苏泰兴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拜名师学习木雕工艺,后在北京从事我国历代古砚、名家藏砚、宫廷御用砚修复、仿制和研究工作。1983年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到肇庆,从事端砚设计制作等工作。40多年来,柳新祥充分发挥自身制砚技艺特长和对古砚的研究,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其端砚作品风格独特、古朴厚重,刀法细腻逼真,多个作品被北京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广东省博物馆、肇庆市博物馆等永久收藏。
三、端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端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梁佩阳,作为肇庆梁氏家族端砚制作技艺的第13代传承人,从小就随师辈到砚坑采石,鉴别端砚。他刻苦钻研,致力端砚艺术创新。在传统端砚工艺雕龙刻凤的基础上,致力创新设计和雕刻技法,设计融入古诗词意境,雕刻着重山水文人砚,使端砚不仅是书写实用品,更多成为艺术作品。
四、端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传承端砚文化,肇庆市政府在2000年下令停采所有砚石,2017年3月,肇庆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了《肇庆市端砚石资源保护条例(草案)》。同时,肇庆市美术学院院长、教授梁善在端砚人才培训合作签约仪式暨端砚技能培训班上,作了《砚台文化与艺术》的专题授课,把理论知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带动砚雕艺人深入学习端砚文化知识,让砚雕艺人根植文化传统,提升艺术审美、增强文化修养。
五、端砚文化的国际传播
在央视纪录频道和安徽卫视播出的纪录片《中国文房四宝》中,柳新祥作为制砚艺术大师,其带领十四位制砚师历时六年,将近七吨的砚石雕刻成56条巨龙盘旋的珍品巨砚“龙腾盛世砚”,展现了端砚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端砚独领风骚的秘密以及开采砚石的历程也在纪录片中得到了展示。
六、结语
端砚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在新时代背景下,端砚文化传承者们将继续努力,传承与创新端砚制作技艺,让这一古老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