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涂民歌,作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生活风情,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涂民歌传承人,肩负着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重任。本文将深入探讨当涂民歌传承人背后的文化坚守与传承之道。
当涂民歌的历史渊源
当涂民歌起源于六朝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以其优美的曲调、丰富的语言和独特的唱法,在民间广为流传。当涂民歌的传承人,正是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的传承者。
传承人的文化坚守
师徒传承:当涂民歌的传承主要通过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传承人陶小妹表示:“包括音律、咬字、旋律,就必须口耳相传,告诉他们哪里是拐弯,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释放,包括情感的抒发,我都对他们进行传承。”这种师徒传承的方式,确保了当涂民歌的原生态和独特性。
现场教学:传承人会在田野、文化园等场景中进行现场教学,让学习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涂民歌的魅力。例如,在当涂民歌传习所,传承人会指导原生态小组合演唱《唱得绿海泛金波》,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涂民歌的精髓。
创新演绎:在传承过程中,传承人注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赋予当涂民歌新的生命力。例如,在当涂民歌大赛中,参赛者们通过创意性的编排和演绎,使传统节目焕发出新的活力。
传承之道的实践与探索
非遗展演:当涂民歌传承人积极参与各类非遗展演活动,向公众展示当涂民歌的魅力。这种展演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当涂民歌,也为传承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少儿民歌组:在当涂民歌大赛中,特别增设了少儿民歌组,为当涂民歌培养接班人。这有助于确保当涂民歌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跨县域交流:“我是姑孰文化传承人”思政教育品牌活动走出县外,进行跨县域的文化宣讲和交流,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结语
当涂民歌传承人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通过师徒传承、现场教学、创新演绎等方式,坚守文化初心,探索传承之道。当涂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让我们共同期待当涂民歌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