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这座位于福建省晋江市的历史文化名镇,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在这里,民间传承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民俗文化的守护者,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本文将深入揭秘东石的民俗文化瑰宝,探讨这些民间传承人的重要作用。

东石民俗文化的渊源

东石的历史悠久,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东石地区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木雕艺术。福建木雕与浙江木雕、广东木雕并称为中国三大木雕,而东石木雕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源流与传承

潘山庙宇木雕技艺的源流可上溯至清雍正年间的陈世清匠师。经过六代传承,技艺不断革新,融会贯通。柯子庆是这一技艺的杰出代表,他在木雕技艺上精益求精,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今仍保存于石狮永宁虎岫寺、永宁城隍庙等建筑中。

制作工序

潘山庙宇木雕的制作过程包括工程设计、精量尺寸、木工取材、贴图、雕刻等几道重要工序。主要使用杉木、红木、樟木、柚木、桧木等材料,并运用规、矩、绳、尺、水秤、坠砣、墨斗、眉叉子等传统工具。雕刻技艺包括圆雕、浮雕、镂空等,作品刻工细腻、布局丰满、层次分明、立体感强。

民间传承人的重要作用

民间传承人是东石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他们不仅掌握着精湛的技艺,更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任。

父子相传与师徒传承

在东石,潘山庙宇木雕技艺主要通过父子相传和师徒传承两种路径进行。柯子庆将技艺传授于其子柯贤成、柯贤兴,并对外姓进行传承。这种传承方式确保了技艺的延续性和独特性。

传承与创新

民间传承人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他们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木雕作品,使东石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文化保护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迁,东石民俗文化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挑战。为了弘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相关部门和民间传承人采取了多种措施。

加强保护

东石镇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对历史文脉的保护。同时,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提高民众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人才培养

通过举办培训班、比赛等形式,培养更多民间传承人,为东石民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创新传播方式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拓宽民俗文化的传播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东石民俗文化。

结语

东石的民俗文化瑰宝,是民间传承人智慧的结晶。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我们共同期待,东石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