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常州,这座位于江苏省南部的城市,拥有着3200余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展现了现代化建设的蓬勃活力。本文将深入解读常州的千年古韵,探讨其在传承与创新之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一、历史底蕴:千年古韵的传承
1. 文物保护与修缮
常州市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持续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通过实施总投资超300亿元的老城厢保护更新工程,合理有效盘活文物建筑、革命文物、工业遗产等各类资源。已完成崇法寺、万缘桥等17项修缮工程验收,以及青果巷、常州三杰纪念馆、盛宣怀故居、萃园等一批重点项目。
2. 文明探源工程
常州市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全面启动常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全年完成基本建设考古项目验收59项,验收面积达6310万平方米,出土各类遗物4050余件(套)。
3. 创新活化利用实践
常州市整体推进文博场馆、古典园林、故居旧宅等活化工程,打造名人博物馆、非遗体验中心、红色研学基地等场景体系。制定印发《常州市百馆之城》等政策,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二、城市复兴:老城厢焕然一新
1. 微改造,绣出名园盛景新风貌
常州市以“微改造”方式焕新风貌街巷,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位。
2. 红色记忆——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纪念馆作为常州市政府启动老城厢复兴区域内的一处重要节点,全面提升、扩建和改造,打造成界面统一、风格协调的文化建筑群。
3. 历史文化街区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常州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精心打造了1714N全国一流名士博物馆群落”的建设体系,全面对外开放。
三、文旅地标:构建城市旅游新空间
1.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常州市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节点城市,不断筑牢生态底板、绿色基底,挖掘大运河文化的内涵亮点和特色。
2. 江南古典园林群落
常州市积极推进打造江南古典园林群落,加快建设大观楼、止园、青果巷三期、季子文化展示中心等文旅地标。
3. 常州文化场馆
常州市积极打造春秋淹城旅游区、东方盐湖城等文化场馆,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四、结语
常州,这座千年古城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通过文物保护、城市复兴、文旅地标建设等措施,常州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一座充满魅力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