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常州,这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孕育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其中,三鲜馄饨作为常州的地标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人们探寻传统美食的绝佳选择。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常州馄饨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密码。

常州馄饨的历史渊源

常州三鲜馄饨起源于民国初期,由王肇星大师所创。王大师曾在上海担任厨师,抗战结束后回到常州,在人民公园前摆摊。因其制作的馄饨味道鲜美,逐渐成名,后发展成今天的三鲜美食城。经过三代名师的精心打造,形成了今天“薄馅嫩、汤鲜、色泽宜人、营养丰富”的独特色味。

常州馄饨的制作工艺

馄饨皮

  1. 选材:选用优质星光面粉。
  2. 水温:春秋用温水,夏用冷水,冬用20-25度温水。
  3. 和面:加入蛋清,增加皮子的韧性和光滑度。
  4. 制作:揉面至表面光滑,分割成小剂子,擀成薄皮。

馄饨馅

  1. 选材:选用猪肉、鱼肉、虾仁等新鲜食材。
  2. 调味:加入葱姜汁、盐、鸡精等调味品。
  3. 拌馅:将食材剁碎,与调味品充分拌匀。

高汤

  1. 选材:选用肥猪骨、鸡骨或鸡骨为原料。
  2. 熬制:慢炖、煮沸,直至汤汁清澈。

包制

  1. 取皮:取一张馄饨皮。
  2. 放馅:将适量馅料放在皮子中央。
  3. 捏合:将皮子对折,捏紧边缘。

煮制

  1. 水开:将高汤煮沸。
  2. 下馄饨:将包好的馄饨下锅。
  3. 煮制:煮至馄饨浮起,加入适量鲜汤,重复煮制,直至馄饨熟透。

常州馄饨的文化密码

地域特色

常州三鲜馄饨融合了江南地区的饮食文化,体现了江南水乡的饮食特色。

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常州馄饨不断推陈出新,满足现代人的口味需求。

生活哲学

常州馄饨的制作过程,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敬畏。

结语

常州三鲜馄饨,作为一道传统美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跟随传承,品味时光流转的味道,让我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