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被誉为“文昌之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从丝绸文化到红色文化,从中医药文化到民俗文化,昌邑市的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映射出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将深入揭秘昌邑市文化传承的力量与未来挑战。

一、昌邑市文化传承的力量

1. 守护文化火种,打造保护体系

昌邑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由市委统一领导的文物保护委员会,创新建立了联席会议、文博专家联系镇街区等制度机制,构建起市镇村三级文化遗产保护责任体系。通过专题研究制定红色文化名城建设实施意见,编制古盐业遗址等7个保护性规划,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确保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2. 多方合作,形成合力

昌邑市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境、有效管理,准确把握历史文化名村的价值及其保护的内涵和意义。组建村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委员会,统筹协调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确立市级—镇级—村级”的梯度权责模式,减少职能交叉的环节,促进部门之间沟通和互信,便于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

3. 整体筹划,科学保护实施策略

在筹划阶段,昌邑市对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风貌、古村外围环境、传统建筑周围空间以及天际轮廓线进行严格控制,对传统村落整体的空间形态、肌理、格局进行保护。根据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保护现状,对其进行分类保护与整治措施,同时也对历史环境要素等内容分类保护整治。

二、昌邑市文化传承的未来挑战

1.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如何实现合理开发利用,使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活力,是昌邑市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在保护的前提下,推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需要昌邑市不断探索和创新。

2. 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昌邑市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是另一个挑战。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艺术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是昌邑市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 人才培养与引进

文化传承离不开人才的支持。昌邑市需要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经济、又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结语

昌邑市的文化传承之路充满挑战,但也充满希望。在新时代背景下,昌邑市将继续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价值,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利用和传承,为建设文化强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