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关乎国家文化的长远发展。本文将从政策力量和传承之道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后。
一、政策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1. 政策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2. 政策亮点
(1)基本原则
《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2)总体目标
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
(3)保障措施
《意见》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传承之道:以语言文字为中心,以文化经典为依托
1. 以语言文字为中心
(1)汉字与汉语的教育学习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通过汉字、汉语的教育学习,可以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
(2)汉字文化系统
汉字本身已形成了一种文化系统,如书法、碑刻、篆印、诗词、楹联、灯谜等,无不蕴含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2. 以文化经典为依托
(1)中华文化经典
中华文化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这些经典作品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2)历史文化典籍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用文字铸就、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三、结论
传统文化复兴是国家战略,需要政策力量和传承之道的双重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