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江县,作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以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本文将深入探讨从江县如何通过团队协作,有效守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非遗宝藏。
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智慧。从江县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和州级非遗项目,如侗族大歌、侗族刺绣、侗族木鼓舞等。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非遗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将分析从江县如何通过团队协作,成功守护这些非遗宝藏。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1. 人才普查与培养
从江县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人及民族民间艺人普查工作,挖掘、培养民族民间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了310个民族民间文艺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2. 民族文化进课堂
从江县组织相关部门编写非遗教材,发放到各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此举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认识,为非遗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
1. 完善传承体系
从江县通过全方位摸清底数,多角度完善传承体系。对全县81个传统村落以及各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状况进行挖掘摸底调查,确保非遗传承工作有的放矢。
2. 加强非遗项目管理
从江县加强对各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管理,使挖掘、保护、传承、光大等各项工作环节形成紧密链条。据统计,目前从江县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侗族大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8项,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6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1项。
民间舞台与全民参与
1. 组织文化活动
从江县每年组织开展非遗文化宣传,支持引导各地在民族节日举办文化活动,宣传展示从江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丰硕成果,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2. 非遗传承人培养
从江县实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名,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8名,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4名。这些传承人为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1. 探索非遗传承新途径
从江县积极探索将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途径,让非遗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
2. 传承与创新
在保护非遗的基础上,从江县注重传承与创新,使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结论
从江县通过团队协作,成功守护了众多非遗宝藏。在未来的发展中,从江县将继续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