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成都,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不仅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培养文化传承好少年的摇篮。本文将深入探讨成都如何通过教育、社会实践和传承活动,助力青少年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好少年。
教育与传承的融合
1. 学校教育的创新
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通过构建美育工作坊,开发藤编、掐丝沙画等系列美育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这种创新教育模式,不仅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2. 专业师资的培养
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注重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聘请非遗传承人、文化专家等担任客座讲师,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社会实践与体验
1. 非遗进校园
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举办“体验非遗”戏曲进校园主题活动,邀请多位传承人带着非遗技艺走进校园,让孩子们在精彩纷呈的非遗节目表演中,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这种实践体验,有助于孩子们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 志愿服务活动
成都市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区清洁、关爱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更在实践中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家校合作与家庭教育
1. 家校共育平台
成都市建立了家校共育平台,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举办家长讲座、亲子活动等,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培养具有文化传承意识的好少年。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成都市提倡家长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
总结
成都通过教育创新、社会实践、家校合作等多种途径,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传承机会。在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好少年,是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使命。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成都的青少年必将成长为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的新时代好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