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本溪,这座位于辽宁省东部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本溪千年的文化传承。本文将带您揭秘那些默默传承千年文化的本地匠心之人,了解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
一、辽砚制作技艺:匠心独运,传承千年
辽砚,又称松花石砚,是本溪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本溪松花石砚制作技艺的历史传承五代,每一代传承人都用自己的匠心和智慧,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
1. 章永军:辽砚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章永军,现任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辽宁省华宝辽砚博物馆馆长等职务。他自幼酷爱民族文化,尤擅书法。多年来,他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创新,将辽砚制作技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2. 辽砚制作技艺的特点
辽砚制作技艺讲究石质、造型、雕刻和打磨。本溪松花石质地坚密、细腻、温润,纹理色泽清晰,是制作辽砚的理想石材。辽砚造型多样,雕刻精美,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
二、本溪鼓乐:薪火相传,传承文化
本溪鼓乐,又称于家班,是本溪的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清末时期起,历经四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其板式清晰,曲调优美,旋律曲折,韵味独特。
1. 于家班的历史
于家班,是活跃在本溪城区的一支民间鼓乐班,历史较为久远。从清末开始,历经四代人的传承,形成了于家班特有的演奏风格。
2. 第五代传承人何海
何海,于家班第五代传承人,自幼跟随前辈学习鼓乐技艺。他继承了前辈的演奏技艺,并不断创新改良乐器,使同样的唢呐吹出不同的味道。
三、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溪还有许多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本溪社火、本溪满族剪纸、本溪满族荷包、辽东条编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本溪丰富的历史文化,是本地匠心之人的智慧结晶。
结语
本溪,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默默传承千年文化的本地匠心之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下去。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