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鄄城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智慧和匠心,它们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焕发着生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现代启示。

一、鲁锦织造技艺:千年古艺,传承不息

鲁锦织造技艺,是鄄城县的传统手工织锦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以其图案精致古雅、色彩绚丽、品种繁多、质地细密、舒适耐用等特点,被誉为“鲁西南织锦”。鲁锦的手工织造工艺极为繁杂,从采棉、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线、染线、沌线、落线、经线、刷线、做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直到了机,大大小小要七十二道工序。

鲁锦的图案和纹样,以及色彩的处理上,对于现代设计工作非常有用。山东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张璇璇在学习鲁锦织造技艺后表示,她认为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鲁锦的传统非遗文化,并从鲁锦变化多端的图案中获得灵感,为传统鲁锦的生活美学融入现代生活开启新的尝试。

二、梅花拳:武术瑰宝,弘扬中华文化

梅花拳,是中国传统的武术流派之一,起源于明朝,流传于山东鄄城。梅花拳技艺高超,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梅花拳非遗传承人艾圣华,在国际舞台上推广武术,弘扬中华文化,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艾圣华表示,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武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他希望通过推广武术的方式,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

三、鄄城砖塑:匠心独运,传承文化

鄄城砖塑,是鄄城县的另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砖塑技艺源于宋代,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砖塑作品题材广泛,造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鄄城县举办了“鄄城砖塑研学”活动,传承人谢新建亲自参加活动,为学生们讲解鄄城县砖塑文化,并指导学生们捏制。这种“非遗+研学”的模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鄄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鄄城县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不仅最早注册成立了中国鲁锦博物馆,更是通过参加各种展演展示活动,将鄄城鲁锦文化推向省外和国际舞台。同时,鄄城县还积极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教育”等模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

在现代社会,鄄城的非遗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它们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现代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