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江岸区,作为武汉开埠兴源之地、城市近代化的起点,汇聚了汉口百年历史文化精华,被誉为汉口之心。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文化传承与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带领大家揭秘江岸文化的古韵今风,探寻城市记忆的密码。
一、江岸区历史文化概述
江岸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汉口盛行码头文化的背景下,江岸区的文化起源于商业,而商业繁荣造就了曲艺兴盛。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武汉木雕、武汉泥塑、武汉面塑等,均为江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
近年来,江岸区非遗传承人积极投身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以武汉面塑为例,代表性传承人刘洁认为,非遗传承需要守正创新,既要走进社区,又要借助数字藏品、元宇宙等新兴科技手段,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1. 守正创新
非遗传承人刘洁认为,非遗传承要守正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技艺,又要融入现代元素。例如,将传统面塑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时代气息的作品。
2. 数字化传承
借助数字藏品、元宇宙等新兴科技手段,非遗传承人可以将传统技艺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非遗之美。例如,将面塑作品制作成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技术确保作品的真实性和唯一性。
三、文旅产业赋能老城焕新
江岸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专家学者、政企代表齐聚,为江岸区文旅产业发展、城市更新建言献策。以下为几位专家的观点:
1. 构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波认为,发展文化产业需梳理江岸特有文化资源,构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将大众内心深处对老武汉的文化记忆唤醒,增强共鸣。
2. 新旧共生的微改造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何依认为,城市更新是一种推陈出新的再创造,在新旧共生的微改造中,实现文化遗产的溢出社会经济价值。
3. 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金海认为,历史文物建筑为公众打开了解城市文化传承及发展的窗口,以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为例,其修缮工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有益借鉴。
四、江岸风貌展与文化生活节
江岸风貌展暨2023金岸文化生活节以“老汉口·新江岸”为主题,将江岸文明空间作为文化展示窗口,呈现江岸区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担当、新成果。
1. 老物件里的时光
江岸风貌展中,“老物件里的时光”区域陈列有老汉口的日用品实物,讲述着这座城市过去的点点滴滴。
2. 当江岸亮灯时
“当江岸亮灯时”影像展区展现了老汉口的新生活,如吉庆街的美食、黎黄陂路的夜游等。
五、结语
江岸文化传承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必定能让古韵今风在江岸这片土地上绽放光彩。通过非遗传承、文旅产业赋能、文化展示等多方面努力,江岸区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文化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