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更是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鹤庆非遗传承人,作为这些传统技艺的守门人,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本文将揭秘鹤庆非遗传承人的生活与技艺,展现他们在传承中的坚守与创新。
一、鹤庆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鹤庆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包括银铜器锻制技艺、甸南刺绣、手工造纸、瓦猫制作等。近年来,鹤庆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推动非遗与产业、高校、传承人有机结合,创新传承实践。
1. 非遗与产业结合
鹤庆县将非遗与产业相结合,挂牌设立银器锻制技艺教学实训基地,推进多所高校与县内企业结对。每年寒暑假,高校学生走进鹤庆,与匠人们交流学习传统技艺,共同推进非遗的创新发展。
2. 非遗与高校合作
鹤庆县积极推动非遗与高校合作,邀请传承人走进校园,为师生传授技艺。同时,高校学生也带着现代知识和技术走进鹤庆,为非遗传承注入新血液。
3. 非遗进校园
鹤庆县建成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习所、传统工艺工作站等,提高群众对非遗的普及率和精神认同,让非遗根植青少年心中。
二、鹤庆非遗传承人:技艺的守护者
鹤庆非遗传承人,是这些传统技艺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1. 张家松:银匠技艺的传承守望者
张家松,鹤庆新华银器小镇从金从银作坊负责人,自12岁开始学习银饰锻造,经过20年的坚守,成为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他不仅传承了传统的银器锻造技艺,还在传统花纹和图案上推陈出新,创作出许多精美的银饰作品。
2. 施达:鹤庆甸南白族刺绣的唯一00后传承人
施达,2000年出生,是鹤庆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族服饰(鹤庆甸南白族刺绣)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从13岁开始自学刺绣,凭借对刺绣的热爱和天赋,成为鹤庆乃至整个大理州唯一的00后非遗传承人。
3. 尹旺松:鹤庆手工造纸的第九代传承人
尹旺松,鹤庆县松桂镇龙珠村人,是尹家手工造纸的第九代传承人。他坚守传统手工造纸工艺,不断创新,将白棉纸生产出东巴艺术纸、贡绵纸、花草纸等多种类型的手工绵纸。
三、总结
鹤庆非遗传承人,是传统技艺的守门人,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创新,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鹤庆非遗传承人将继续努力,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