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呼和浩特,这座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现了呼和浩特悠久的历史,也彰显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本文将带您走进呼和浩特,揭秘这些千年技艺的魅力。
一、面塑艺术:指尖上的千年传承
面塑,又称捏面人,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呼和浩特,面塑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指尖上的千年传承”。
1. 托克托面塑
托克托面塑是呼和浩特市的一种传统面塑技艺,其制作工具简单,作品外形憨稚有趣。2015年,托克托面塑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面塑奶奶——薛籽女
在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有一位被称为“面塑奶奶”的传承人——薛籽女。她手法娴熟,将一块块面团在手中捏、搓、揉、切,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便呈现在人们眼前。
二、皮雕艺术:皮革变身为艺术品
皮雕艺术是呼和浩特市的一种传统工艺,将普通的皮革变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1. 皮雕传承人
在莫尼山非遗小镇,游客们可以看到皮雕、皮画传承人正在绘制演示。他们运用精湛的技艺,将一张张普通的皮革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2. 皮雕作品
皮雕作品种类繁多,包括皮包、钥匙扣、皮画等,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价值。
三、非遗传承与保护
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多种方式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非遗传承基地
截至2023年11月底,呼和浩特市已挂牌的非遗传习基地(所)累计达92个,分布在市区及九个旗县区,成为日常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场所。
2. 非遗研学
呼和浩特市积极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
四、结语
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千年技艺传承至今。这些非遗项目不仅展现了呼和浩特悠久的历史,也彰显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我们共同关注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非遗文化传承之光照亮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