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湖北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省份,孕育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他们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湖北的非遗文化。本文将揭秘这些非遗守护者的故事与挑战,展现他们在文化传承道路上的坚守与担当。
非遗守护者的故事
传承人刘守红与“肉连响”
刘守红,一位来自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肉连响”传承人。自8岁起,他跟随师父学习肉连响,14年来致力于传承这一独特的民族舞蹈。他提出“非遗六进”传承模式,将肉连响带进校园、机关、警营、村寨、社区和景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
拾遗志愿服务队与宣纸烙画
“拾遗”志愿服务队是一支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组成的队伍。他们于2023年7月来到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寻访宣纸烙画技艺传承人胡友恒先生,深入了解宣纸烙画的精髓。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技艺,将这一非遗文化传承发扬。
幼儿教师与楚陶文化
湖北工业大学幼儿园康悦园的教职工们来到黄冈蕲春县管窑镇,寻访非遗文化,学习工匠精神。他们在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全军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制陶技艺,感受楚陶文化的魅力。
非遗守护者的挑战
文化传承断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断层的困境。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的兴趣逐渐减弱,愿意投身非遗传承的人越来越少。
生存压力
非遗传承人往往面临着生存压力。一些传统技艺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且收入较低,难以维持生计。
保护与开发平衡
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平衡,既保护非遗文化的纯粹性,又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活力,是非遗守护者们面临的挑战。
结语
湖北文化传承人作为非遗守护者,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湖北非遗文化的重任。他们不畏挑战,坚守信念,为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支持这些非遗守护者,让湖北的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