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李家村,一个承载着千年古韵的地方,以其独特的民间文化传承,成为了民间文化的瑰宝。在这里,有一种被称为“李家村高跷皇杠”的民间舞蹈,已经传承了近400年,成为了李家村乃至河北省的文化象征。
李家村高跷皇杠的起源与发展
李家村高跷皇杠起源于明朝末年,作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舞蹈,入选了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逢春节、庙会,李家村高跷皇杠都会出来演出,成为节日庆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1 艺术特色
皇杠共有两副,每副由一根5米长的木棍精制而成,中间固定着一个用五颜六色的绢花、彩绸、木板等制成的大花篮,上面安放菩萨、寿星、仙鹤等,象征着吉祥如意。每副皇杠由两个人抬着,杠上有铃铛,一走一颤,悦耳的铃声便哗啦、哗啦”地有节奏地响着。
1.2 表演形式
高跷总共有24副,跷高2米,踩高跷者身着彩装,扮成各种人物形象,如《八仙过海》中的八仙,《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和白骨精,《白蛇传》中的许仙、白娘子、小青,及《包公》中的包公和王朝、马汉等。演员们在高跷上做各种舞蹈动作,有单腿弹跳、翻桌椅、鹞子翻身等。
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李家村高跷皇杠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努力。
2.1 政府支持
政府层面,将李家村高跷皇杠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方式,助力其传承与发展。
2.2 民众参与
李家村的村民们积极参与到高跷皇杠的传承中来,他们既是表演者,也是传承者。在节日庆典中,村民们自发组织演出,让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传承。
李家村高跷皇杠的历史价值
李家村高跷皇杠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1 文化价值
高跷皇杠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3.2 社会价值
高跷皇杠的传承与保护,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3.3 经济价值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李家村高跷皇杠吸引了众多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结语
李家村高跷皇杠,这一传承了近400年的民间文化传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了河北省乃至全国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继续关注和传承这一民间艺术,让其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