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其独特的岭南文化闻名于世,更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州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智慧。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开广州非遗传承的神秘面纱,探寻那些匠心独运的文化守护者。

一、广州非遗的历史底蕴

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以来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使得广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包括榄雕、通草画、广彩瓷、西关打铜、兴宁花灯等。

1.1 榄雕

广州榄雕,是我国核雕工艺三大流派之一,以雕刻精细入微,形态小巧玲珑著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成为宫廷贡品,享有极高的声誉。

1.2 通草画

通草画,是清代广州一口通商时期,外国客商大量争相购买的外销艺术品,被称为东方明信片。通草画以通草纸为材料,融合吸收了西方的明暗、透视等绘画技巧,在巴掌大的画幅中呈现工笔画技艺的独特魅力。

1.3 广彩瓷

广州织金彩瓷,简称广彩,2008年,广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彩瓷以银色为主色调,以彩绘为装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1.4 西关打铜

西关打铜,有上百年的历史积淀。打铜技艺是非遗省级传承人苏广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所开,时尚又实用的手打铜壶,条条纹理透着时光锤炼的味道。

1.5 兴宁花灯

兴宁花灯,与北京六格花灯一脉相传,是兴宁重要传统民俗赏灯的载体。赏灯节作为兴宁最独特的民俗,素来有赏灯大过年”的说法。

二、匠心独运的文化守护者

在广州,有许多非遗传承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守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2.1 周汉军

周汉军,广州榄雕广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师承著名老艺人——陈济源先生。他致力于榄雕工艺创新与榄雕艺术创作,为广州榄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2 颜康平

颜康平,通草画家,向市民讲解通草画绘制技艺,并现场作画,吸引了众多市民围观。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通草画。

2.3 谭广辉

谭广辉,广彩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想做广彩的守护者,更想做一个传承者,让更多的人认识、学习这项中国艺术。

2.4 苏英敏

苏英敏,西关打铜非遗传承人,他摸索创新之道复兴西关打铜,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5 袁秀炎

袁秀炎,兴宁花灯制作师,他坚守这一方热土,用粗糙却坚实的大手撑起兴宁磐龙围花灯的灿烂明天。

三、结语

广州非遗传承,是一段段匠心独运的故事。这些文化守护者,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我们向他们致敬,为广州非遗传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