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中,文化传承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创造力的新时代人才的使命。本文将解码高校传承文化的创新方案,并探讨其实践探索,以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创新传承方案
1. 校地联动,构建文化传承平台
高校应与地方政府、文化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建立文化研究中心或研究院。这不仅能促进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还能为地方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如博物馆、档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推广。
3. 强化教师培训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应强化其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培训力度。通过精心策划,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
二、实践探索
1. 扬州市职业大学
扬州市职业大学积极探索“非遗”文化育人机制,推动“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成果转化和创新发展。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以德艺双馨的“非遗”大师为标杆。
2.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不断探索新路径,初步形成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核心,以文化普及、文化传播、文化服务等为途径的一体多翼文化建设体系。
3. 南昌航空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个案,结合校史,梳理其特质文化,探索昌航特质文化传承创新与凝心聚力的成就、经验与启示。
4.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就校本文化与课程的协同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旨在传承校本文化、弘扬文化主弦律。
三、结论
高校传承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创新方案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通过校地联动、资源共享、教师培训等创新方案,以及扬州市职业大学、青岛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实践探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