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广西,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拥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广西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推动非遗文化的繁荣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非遗传承教育的背景
1. 非遗资源丰富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沿边沿海沿江,地理复杂、民族多样、文化多元,非遗资源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和独特性。截至2022年4月,广西的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为70项、914项,传承人分别为49人、936人。
2. 传承教育的重要性
非遗传承教育是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非遗文化,培养非遗传承人才,为非遗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广西非遗传承教育的实践
1. 非遗进校园
广西各学校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开设特色课程、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打造非遗文化基地等形式,让学生在校园内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a. 特色课程
广西民族高中作为首批全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近年来高度重视非遗进校园工作。通过建设大师工作室、实施“313”特色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非遗文化。
b. 特色文化活动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育集团通过开展“红领巾学非遗”特色课程,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及世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育学生文化认同。
2. 非遗文创
广西非遗文创以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开辟非遗焕新之路。例如,“铁潮非遗”系列文创受邀参加广西“爱上非遗”科普展,旨在加大广西非遗传播广度,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力度。
3. 非遗新媒体传播
广西文化和旅游厅与抖音短视频联合推出“行走广西,探秘非遗”宣传活动,让更多人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
广西非遗传承教育的成果
1. 培养非遗传承人才
通过非遗传承教育,广西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民族音乐的特长生、传统技艺传承人等,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提高公众对非遗的认知
非遗传承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非遗文化,提高了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
3. 促进非遗文化的繁荣发展
非遗传承教育为非遗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广西非遗文化的繁荣。
结语
广西非遗传承教育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广西非遗文化的繁荣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未来,广西将继续加强非遗传承教育,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