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驮卢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这里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传承。本文将深入探讨驮卢镇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色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驮卢月饼的制作技艺,揭秘这一古老乡韵背后的传承之谜。

驮卢镇的历史渊源

驮卢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称为陀陵县。元至正间,太平路曾迁治于此。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巡司驻防。明《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中记载:“西南过驮卢,山开水绕,百家成市,倚江北岸,旧为崇善地,国初迁太平府治于此,旋还丽江。”如今,驮卢镇已成为一个以商业为主,农业、工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小镇。

驮卢镇的文化特色

驮卢镇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民俗文化

驮卢镇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龙舟赛、疍家水上婚礼、粤剧文化等。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为了驮卢镇的文化名片。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驮卢镇最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驮卢月饼制作技艺。这一技艺源于清代末年,历经百年传承,已成为崇左本地月饼制作的典型代表。

驮卢月饼的制作技艺

驮卢月饼制作技艺是驮卢镇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工艺之一。以下是制作驮卢月饼的详细步骤:

1. 原材料准备

驮卢月饼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面粉、糖、油、豆沙、莲蓉、五仁等。其中,豆沙、莲蓉、五仁等馅料均采用当地特色食材制作。

2. 面团制作

将面粉、糖、油等原料混合均匀,揉制成面团。面团要求柔软、有弹性。

3. 馅料制作

将豆沙、莲蓉、五仁等馅料分别制作成球形,待用。

4. 包馅成型

将面团擀成圆形,包入馅料,捏合成月饼形状。

5. 烘烤

将包好的月饼放入预热至180℃的烤箱中,烘烤约20分钟,直至表面金黄。

6. 冷却

将烤好的月饼取出,待冷却后即可食用。

驮卢月饼的文化内涵

驮卢月饼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它代表着团圆、和谐、幸福的寓意,成为了驮卢镇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结语

驮卢镇独特的文化传承之谜,源于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俗文化和独特的传统工艺。驮卢月饼制作技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展示了驮卢镇的民俗风情,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驮卢镇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乡韵,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