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这里,有一项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富阳竹纸制作技艺,它不仅是富阳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民间纸艺的杰出代表。本文将揭秘富阳民间纸艺大师的匠心独运,探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富阳竹纸的历史渊源
富阳竹纸制作技艺始于唐,兴于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富阳县志》记载,富阳竹纸以其质地柔韧、色泽洁白、吸墨性好而闻名遐迩。在宋代,富阳竹纸已成为朝廷贡品,享誉海内外。
富阳竹纸的制作工艺
富阳竹纸的制作工艺复杂,需经过选材、剥皮、煮料、打浆、抄纸、压榨、晾晒等72道工序。以下是部分关键工序的详细介绍:
选材
富阳竹纸选用优质毛竹,毛竹生长周期短,质地细腻,是制作竹纸的优质原料。
剥皮
将毛竹剥去外层青皮,露出洁白的竹青,这是制作竹纸的主要原料。
煮料
将竹青放入特制的皮镬中,加入适量的石灰水,煮制数小时,使竹青中的纤维充分软化。
打浆
将煮好的竹青捞出,用石臼捣碎,使其成为细腻的浆液。
抄纸
将浆液均匀地铺在竹帘上,通过手工操作,使浆液在帘面上形成均匀的纸浆层。
压榨
将抄好的纸张取出,放入压榨机中,压榨出多余的水分。
晾晒
将压榨好的纸张晾晒在通风处,待其自然晾干。
民间纸艺大师的匠心独运
在富阳,有许多民间纸艺大师,他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匠心独运,为富阳竹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国华:创新竹纸艺术
周国华,第五届杭州市民间工艺大师,首届富阳工匠。他融合景德镇青花、醴陵釉下五彩、东坞山红釉描金等传统工艺手法,制作出集胎质美、釉色美、工艺美、形体美、彩饰美于一体的五彩青花红釉描金陶瓷艺术品。
李法儿:传承古法造纸
李法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越竹斋创始人。他秉承“做世界上最环保的纸”这一信念,坚持将传承古法和研发创新有机结合,使越竹斋竹纸成为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富阳竹纸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富阳竹纸制作技艺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阳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政策扶持
富阳政府将富阳竹纸制作技艺列为重点保护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建立传承基地
富阳建立了多个传承基地,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富阳竹纸研发基地、浙江理工大学造纸制浆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等,为竹纸制作技艺的传承提供平台。
举办文化活动
富阳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纸承千秋 文润大源”大源宋韵竹纸文化推广活动等,提高公众对富阳竹纸制作技艺的认知和关注。
结语
富阳竹纸制作技艺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匠心独运的技艺,让富阳纸韵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