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表彰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每年都会举行“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旨在发掘和表彰那些为非遗事业默默奉献的杰出传承人。
活动背景与目的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业务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承办。自活动举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多届,成为了非遗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活动的目的是:
- 盘点年度非遗大事:梳理一年中非遗领域的重大事件,记录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 表彰杰出传承人:表彰在过去一年中为非遗保护传承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标志性人物。
- 传承非遗文化:通过表彰活动,激励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中来。
推选流程
推选流程严谨、公开、透明,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提名:由各省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非遗保护中心、行业协会等机构推荐候选人。
- 初评:由专家委员会对提名候选人进行初步评审,确定提名候选人名单。
- 公示:对提名候选人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 网络评议:通过光明网等平台,接受公众投票。
- 专家评议:专家委员会根据提名候选人的事迹、贡献和公众评议结果,最终确定年度人物名单。
2023年度人物
2023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在11月15日揭晓,共有10位传承人获得此项荣誉。他们分别是: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峨眉武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赵凌云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蒙医药(赞巴拉道尔吉温针、火针疗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乌兰
-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乔晓光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银饰锻制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福明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梅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俊
- 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致俭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张文年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越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茅威涛
-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
榜样的力量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的评选活动,不仅是对获奖者的肯定,更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鼓励和推动。这些杰出传承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为非遗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