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潮阳笛套音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本文将深入解析潮阳笛套音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以揭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密码。
潮阳笛套音乐的历史渊源
潮阳笛套音乐源远流长,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传,其起源于南宋宫廷音乐,后传入潮阳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潮阳笛套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誉为潮阳民间艺术“三瑰宝”之一。
潮阳笛套音乐的艺术特色
潮阳笛套音乐在吹奏方法上采用传统的“龙头凤尾指”,领奏乐器的大笛(横笛)是28节大锣鼓笛,比一般的笛子要长一倍,被称为整个笛套音乐的灵魂。潮阳笛套音乐格调独特、配套齐整、古色古香,演奏的唐宋以来的宫廷古乐曲在海滨邹鲁这片沃土绵延、传承、润饰、发展,逐渐孕育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朵雅俗共赏的民间乐苑之花。
潮阳笛套音乐的传承现状
尽管潮阳笛套音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近年来却面临着传承困境。由于展示平台日益消亡,健在的笛套音乐老艺人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因年高而力不从心。79岁的吴礼和是其中之一,他1940年出生于潮阳棉城的木坑宫,是潮阳区音乐家协会、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潮阳东信文艺协会理事。青年时师从郑国瑞先生,学习吹笛,深得传统技法,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丰富经验,运气自如,音色饱满。
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密码
潮阳笛套音乐的传承密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潮阳笛套音乐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
培养传承人,加强人才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培养一批热爱笛套音乐的年轻人才,为传承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创新传承方式,拓展传承途径: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将潮阳笛套音乐制作成数字音乐、短视频等形式,扩大传播范围,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文化交流:通过举办国际音乐节、研讨会等活动,加强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潮阳笛套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结语
潮阳笛套音乐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宣传、培养人才、创新传承方式等途径,我们相信潮阳笛套音乐这一传统音乐文化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