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徐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做出了显著的努力。本文将探讨徐州如何解锁参与文化瑰宝的秘诀,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徐州非遗的概况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徐州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包括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68个,市级以上非遗项目213项。其中,徐州剪纸、徐州香包、徐州面塑、徐州泥塑、徐州风筝等非遗项目独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保护传承,留存技与艺

  1. 抢救性记录:从2015年开始,徐州针对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完成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蒋云霞、魏云彩、王桂英、屈绍金非遗技艺的全记录工程,涉及徐州梆子、徐州琴书、徐州剪纸、邳州跑竹马等项目。

  2. 非遗进校园: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心在各社区、学校和相关单位共开设非遗传习所61家,命名了42家单位为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在市文化馆及各县(市、区)文化馆、文化站常年举办非遗公益讲座。

  3. 传承人培训班:徐州剪纸、徐州香包、徐州面塑、徐州泥塑、徐州风筝等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促进了非遗项目传承有序、后继有人。

创新发展,拥抱大舞台

  1. 非遗资源文化创意: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邳州纸塑狮子头为灵感,设计出时尚的皮革挎包“狮来运转”,将非遗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动非遗文产高质量发展。

  2. 徐州市文博会:徐州市文博会已成为国庆前后徐州及周边市民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盛宴,展示了传统技艺与时尚元素相融合的徐州特色文化产品。

  3. 汉源徐州展区:以汉乐、汉礼等汉文化元素为依托,通过现代高新技术融合汉文化元素,展现徐州两汉文化的魅力。

非遗传承,新生代力量

  1. 梆子戏传承:国家非遗项目——徐州梆子传承人燕凌老师在江苏模特艺术学校梆子班开课授徒,传授徐州梆子艺术。

  2. 古建筑修复技艺传承: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孙统义,在崔焘故居的修复中,口传身授,指导徒弟采用非遗技艺施工。

口述历史,解读非遗文化传承密码

  1. 云龙区非遗篇:云龙区档案局、档案馆开展了口述历史之《云龙区非遗篇》数字采集工作,以影像方式记述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技艺。

  2. 传承人访谈:采集了全区非物质项目代表、云龙区辖区老字号31位传承人的口述历史访谈,涉及的非遗项目门类广泛。

结语

徐州在非遗传承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通过抢救性记录、非遗进校园、传承人培训班、创新发展等多种方式,徐州成功解锁了参与文化瑰宝的秘诀。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