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二、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1. 立法保障: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了非遗的定义、保护原则和政府、社会各界的责任。

  2. 财政投入:政府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非遗保护项目、传承人培训和展示活动等。

  3. 税收优惠:对非遗项目单位和传承人给予税收优惠,鼓励其发展。

三、传承人培养与保护

  1. 传承人认定:政府开展传承人认定工作,对技艺精湛、具有传承能力的传承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技艺传承:通过举办培训班、技艺比赛、展览等活动,提高传承人的技艺水平。

  3. 传承基地建设:支持非遗传承基地建设,为传承人提供技艺展示、培训和交流的平台。

四、文化产业发展

  1. 非遗项目产业化:推动非遗项目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2. 文化市场培育: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3. 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非遗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非遗的国际影响力。

五、科技助力与新媒体传播

  1. 数字化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非遗进行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2. 新媒体传播: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3. 跨界合作:鼓励非遗与科技、艺术、设计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打造新的文化产品。

六、案例分析

以“山西平定砂器制作技艺”为例,山西省政府通过以下措施助力其传承和发展:

  1. 政策扶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平定砂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培训和展示活动。

  2. 技艺传承:举办技艺培训班,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3. 文化产业发展:推动平定砂器制作技艺与旅游、文创产业相结合,开发旅游纪念品、文化创意产品等。

  4. 新媒体传播: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宣传平定砂器制作技艺,扩大其影响力。

七、结语

我国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传承人培养、文化产业发展、科技助力和新媒体传播等措施,为非遗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努力,让非遗这一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