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记忆。在新时代背景下,青少年作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正以他们的热情和智慧,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将聚焦几位新时代的少年非遗传承者,揭秘他们背后的故事。
黄馨怡:蟳埔女习俗的传承者
黄馨怡,泉州市第七中学八年级学生,国家级非遗蟳埔女习俗的文化代言人。从5岁起,她就登上央视等节目,向全国观众展示蟳埔女习俗的魅力。在传承过程中,黄馨怡巧妙地将3D打印等科技手段融入传统技艺,让蟳埔女习俗焕发出新的生机。
黄馨怡的传承之路
- 热爱非遗:黄馨怡从小就对蟳埔女习俗产生浓厚兴趣,她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学习制作簪花围等传统技艺。
- 创新传承:在传承过程中,黄馨怡不断探索创新,将3D打印等科技手段融入传统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蟳埔女习俗。
- 推广传播:黄馨怡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蟳埔女习俗的独特魅力,让非遗文化走向世界。
唐涵托雅:“葡萄常”的第七代传承人
唐涵托雅,出生于2012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葡萄常”的第七代传承人。从小在浓厚家学氛围中成长的她,对葡萄常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技艺。
唐涵托雅的传承之路
- 学习技艺:唐涵托雅认真观摩奶奶制作葡萄常的过程,并不断尝试,掌握了层层染色、挂蜡上霜等技巧。
- 坚定文化自信:唐涵托雅在传承过程中,深感传统非遗的独特魅力,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信念。
- 全面发展:唐涵托雅不仅在葡萄常技艺上有所成就,还喜欢月琴、京剧、书法等传统文化,展现出新时代好少年的精神风貌。
游晓晓:澄泥砚的第六代传承人
游晓晓,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洛澄泥砚第六代传承人。她以精湛的技艺和坚定的文化担当,传承和发扬澄泥砚文化。
游晓晓的传承之路
- 学习技艺:游晓晓自小受澄泥砚传统技艺的熏陶,大学毕业后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致力于澄泥砚的传承和创新。
- 创新研发:游晓晓在传统古法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当代澄泥砚丹青逸韵、水墨幻境、云水风度等三大窑变,让古老的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 培养传承人:游晓晓不仅教女儿学习澄泥砚制作,还将澄泥砚带进大中小学,让学生们了解并学习该技艺,传承近千人。
结语
新时代的少年非遗传承者们,以他们的热情和智慧,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他们不仅是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践行者。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少年非遗传承者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