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非遗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文化匠人作为非遗的传承者,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如何申请成为非遗传承人的详细流程及要点解析。
一、非遗传承人申请条件
- 掌握并传承非遗技艺:申请者需掌握某项非遗技艺,且技艺有百年以上历史与传承。
- 技艺代表性:申请者所掌握的技艺需在一定区域或领域内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
- 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申请者应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 师承脉络清晰:申请者需有较长的从业经历,师承脉络清晰。
- 爱国敬业,遵纪守法:申请者需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德艺双馨。
二、非遗传承人申请流程
- 县级申报:申请者需向所在县级文化主管部门申报非遗项目。
- 县级非遗保护部门审核:县级非遗保护部门对申请人所持技艺进行审核,认为合格后,向县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报告。
- 县人民政府审核认定:县长办公会通过审核非遗保护部门提供的材料,决定予以认定并下文批复,县级非遗确立。
- 市级申报:在县级非遗确立的基础上,申请者可申报市级非遗传承人。
- 市级评审认定:市文化主管部门成立非遗评审专家组,对申请者进行审核认定,下文认定申请者为传承人,并颁发传承人证书。
- 省级及国家级申报:同理,省级和国家级的申报及认定流程。
三、申请要点
- 材料准备:申请者需准备以下材料:
- 申报书
- 传承谱系或师承脉络
- 学习与实践经历
- 非遗知识和核心技艺、成就及相关证明材料
- 授徒传艺、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等情况
- 持有该项目相关实物、资料的情况
- 志愿从事非遗传承活动,履行代表性传承人相关义务的声明
- 其他有助于说明申请者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材料
- 视频资料:市级非遗传承人申报需提供五分钟申报视频资料。
- 申报时机:根据申报级别,申报时机不同,具体请参照各级文化部门的通告。
- 耐心等待:非遗传承人认定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申请者需耐心等待。
四、结语
申请成为非遗传承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每一位有志于此的人士都应勇敢尝试。在此过程中,请密切关注各级文化部门的通告,做好充分的准备,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文化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