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众多非遗传承人中,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詹东明以其精湛的剪纸技艺,成为了民间艺术的佼佼者。本文将揭秘詹东明的非遗艺术之路,展现其在剪纸领域的匠心独运。

詹东明的剪纸艺术生涯

1. 艺术启蒙

詹东明,1958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自幼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文革期间,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拿把剪刀剪剪纸,这一爱好伴随着他成长,为他日后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基础。

2. 技艺传承

詹东明随父母迁入金华后,得以深入接触和学习金华剪纸技艺。金华剪纸以其细腻柔美、构图完整、线条富于变化而著称。在剪纸技艺传承方面,詹东明师从多位民间剪纸艺人,逐渐掌握了金华剪纸的核心技艺。

3. 创作历程

詹东明在剪纸创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戏曲、民俗、历史人物等,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其中,《四美图》等作品曾获得中国·浙江美术工艺精品博览会的银奖。

金华剪纸技艺的特点

1. 材料与工具

金华剪纸的主要材料为纸张,制作工具包括剪刀、刻刀等。詹东明在创作过程中,善于运用剪刀和刻刀的特性和技巧,使作品更加精细。

2. 制作工序

金华剪纸的制作工序主要包括构思题材、选用材料、创作画稿、剪刻、装裱等几个步骤。詹东明在创作过程中,注重每个环节的精细操作,力求使作品达到完美。

3. 风格特点

金华剪纸以细腻柔美、构图完整、线条富于变化为特点。詹东明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詹东明的非遗传承之路

1. 创建金华市剪纸博物馆

2011年,詹东明辞去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创建金华市剪纸博物馆的工作中。该馆以展示、保护、传承、抢救和研究金华剪纸为己任,为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

2. 人才培养

詹东明致力于剪纸艺术的传承,兼职多所学校剪纸教学工作,并在剪纸博物馆内开展学生剪纸艺术课,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喜爱剪纸艺术。

3. 创新与发展

詹东明在传承传统剪纸技艺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将剪纸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金华剪纸焕发出新的活力。

结语

詹东明作为一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其精湛的剪纸技艺和无私的传承精神,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非遗艺术之路,正是匠心独运、传承创新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