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是大巴山南麓的一个山区县。这里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城口县的文化瑰宝,探讨其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现状与挑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城口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民间文学: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
- 传统美术:如剪纸、版画、年画、竹雕、木雕、石雕等。
- 传统音乐:如民间小调等。
- 传统舞蹈:如钱棍舞等。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如打陀螺、踢毽子等。
- 传统技艺:如特色小吃、手工制作、建造技艺等。
- 传统医药及民俗:如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等。
二、城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1. 征集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
城口县文化委近日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本次征集旨在进一步抢救和保护、传承我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实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库,推动全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2. 明通镇三人锣鼓的传承与发展
明通镇三人锣鼓是城口县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明通镇积极打造三人锣鼓传承基地,旨在全面打造集发掘、传承于一体的三人锣鼓文化研究、学习和交流平台。此举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三人锣鼓没有场所的问题,也让更多的三人锣鼓爱好者有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
3. 钱棍舞的传承与发展
钱棍舞是城口县的一项传统民间舞蹈。近年来,城口县大巴山艺术团工作者与民间群众结合,对城口县钱棍舞进行了多次的挖掘整理和改革创新。钱棍舞在2010年成功亮相上海世博会,并在2011年获得“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钱棍舞表演活动”世界纪录认证书。
4. 垛木房的传承与发展
城口县方斗村被誉为重庆市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村落。这里的垛木房已有两百余年历史,冬暖夏凉,且通风效果好。城口县政府近日审议通过了2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就包括《垛木房传统营造技艺》。
三、结语
城口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文化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