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民族,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在众多侗族非遗传承人中,吴永春以其独特的琵琶歌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侗族非遗传承的杰出代表。本文将深入揭秘吴永春的非遗匠心之路,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传承意义。
一、吴永春的琵琶歌艺术
吴永春,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侗族琵琶歌的代表性人物。他自幼跟随家族长辈学习琵琶歌,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成为了侗族琵琶歌的佼佼者。
1. 技艺特征
吴永春的琵琶歌具有以下技艺特征:
- 音韵丰富、题材广泛:琵琶歌的曲调旋律优美动听,内容涵盖宣传党的政策、科技知识、道德规范等。
- 声音独特、婉转动听:侗语音调多样,抑扬顿挫,加上高亢的声音,娓娓动听。
- 侗文记词、准确无误:熟练掌握侗文,用侗文记侗族琵琶歌,避免了用汉文记侗音的误差。
- 讲究三韵:正韵、勾韵和内韵,一韵平底,三韵环环相扣。
- 技艺超群、名声在外:能自编、自弹、自唱,具有传承能力。
- 有创作灵感、临场发挥敏锐:在长期的创作和演唱中,吴永春不断探索和创新。
2. 成就与贡献
吴永春在侗族琵琶歌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创作琵琶歌、侗歌400余首:在县内11个侗族乡镇的各个村演唱琵琶歌,并多次在比赛中获奖。
- 培养琵琶歌手200多人:积极培养下一代琵琶歌传承人,为侗族琵琶歌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举办个人巡回演唱会:2007年由县委宣传部主办吴永春个人巡回演唱会,共演唱40余场。
二、吴永春的非遗匠心之路
吴永春的非遗匠心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和收获的道路。以下是他在传承侗族非遗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经历:
1. 创作与演唱
吴永春自幼跟随家族长辈学习琵琶歌,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逐渐掌握了侗族琵琶歌的精髓。他在创作和演唱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侗族琵琶歌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培养传承人
吴永春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他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培养下一代琵琶歌传承人。通过言传身教,他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辈,为侗族琵琶歌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社会活动
吴永春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如举办个人巡回演唱会、参加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也为侗族琵琶歌的传承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4. 传承与创新
吴永春在传承侗族琵琶歌的过程中,注重创新。他尝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技艺,使侗族琵琶歌更具时代感。
三、结语
吴永春的非遗匠心之路,是侗族非遗传承的一个缩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侗族琵琶歌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相信在吴永春等非遗传承人的共同努力下,侗族非遗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