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海岛县。这里不仅是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更是中华民族海洋文明的象征。岱山文化,承载着千年古韵,传承不息,是一座独特的海洋秘境。
一、海洋历史文化的见证
岱山群岛是人类最早走向海洋的地方之一。早在5000~6000年前,就有先民在岱山繁衍生息。考古学家在岱山境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如衢山岛孙家山遗址、岱山岛大舜庙后墩遗址等,这些遗址为我们探索岱山史前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岱山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岱山的原始居民就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他们奔流不息的海洋成了通向岱山群岛的蔚蓝色道路,拉开了华夏民族蓝色文明的序幕。
二、海洋交流文化的枢纽
岱山群岛是古代华夏文化海上传播的第一个驿站,是中外交往的中间站。秦皇汉武时期,海上寻仙的兴盛,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以及以海市蜃楼为源头的神仙文化的兴起,都与岱山群岛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横越大海远航异域的航海家,比明朝的郑和航海早了数百年。他的远航,不仅传播了中华文明,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三、岱山祭海的民俗文化传承
祭海是岱山渔民崇拜和信仰海龙王及海上诸神的一种祭祀方式。岱山祭海具有代表性、开放性和民俗性,已经作为一种海洋民间民俗形式得到传承。
岱山祭海主要有官祭和民祭两种形态。官祭活动,如秦始皇派遣徐福祭海、隋朝的陈棱将军刑马祭海等,都有详细的历史记载。民间祭海则更为普遍,渔民们在出海作业前、渔汛结束后,都会举行祭海仪式,祈求平安和丰收。
四、休渔谢洋大典的传承与发展
休渔谢洋大典是岱山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岱山人民感恩海洋、热爱海洋、守望海洋的美好情感的体现。自2005年举办以来,休渔谢洋大典已成为岱山海洋文化的金名片。
休渔谢洋大典以仙岛逐梦新征程共富共美新画卷为主题,分为开幕、祭祀仪式和歌舞谢洋三部分。在祭祀仪式中,渔民们身着传统服饰,齐声诵读《拢洋诵铭》,表达真诚的祈福心愿。
五、岱山文化的未来展望
岱山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海洋文化的瑰宝。在新的历史时期,岱山文化将继续传承和发展,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岱山文化将继续弘扬海洋精神,传承海洋文明,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助力岱山打造成为国际海洋文化名城。
岱山,这座千年古韵、传承不息的海洋秘境,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探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