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承文化已成为城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是对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以下将从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加强活化利用、促进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城乡建设中传承文化,共筑新篇章。

一、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1. 明确保护传承体系基本内涵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应涵盖中国古代、近现代历史文化遗产和当代重要建设成果,全方位展现中华民族悠久连续的文明历史。具体包括: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 传统村落
  • 历史文化街区
  • 历史建筑
  • 可移动文物

2. 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

  • 分类科学: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地域特色、文化价值等因素,对各类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分类。
  • 保护有力:加强文物保护、修缮、保护利用等工作,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 管理有效: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确保保护传承工作有序进行。

二、加强保护利用传承

1. 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对各类保护对象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确保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 坚持以用促保

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让其在有效利用中实现传承。

3. 避免建设性破坏

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等现象,保护地形地貌、老树、传统风貌等。

三、促进融合发展

1. 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

加强整体特色风貌和重点地段建设管控,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2. 实施乡村文化振兴计划

培育一批民间艺术之乡”、文化村落”和文化乡镇”,改善人居环境品质。

3.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强城乡文化交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1. 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前介入城乡建设的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基本建设考古前置制度,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2.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法制化

制定地方性法规,明确保护责任和措施。

3. 加强宣传推广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高全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总之,在城乡建设中传承文化,共筑新篇,需要我们从构建保护传承体系、加强活化利用、促进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才能让历史文化在城乡建设中焕发新的生机,为我国文化繁荣兴盛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