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化传承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而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为我国文化传承教育提供借鉴。
一、及象教育:中老年兴趣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
1.1 背景介绍
及象教育是一家专注于中老年兴趣教育的在线教育品牌,致力于通过课程赋能,激发中老年群体的文化创造力。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智能终端的普及,中老年群体对线上学习、社交和娱乐的需求日益增长,及象教育应运而生。
1.2 教育理念
及象教育提出“课程赋能”的教育理念,通过专业的教研教师队伍和技术团队,为学员提供国画、书法、声乐等相关兴趣类课程培训。旨在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激发中老年群体的文化创造力。
1.3 成功案例
及象教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中老年群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生活体验。以下为几个成功案例:
- 学员案例:张阿姨在及象教育学习了国画课程,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能,还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丰富了晚年生活。
- 社会效益:及象教育通过中老年兴趣教育,让更多有求知欲的中老年群体在学有所成、学有所获的同时,也为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二、非遗教育传承创新:专家学者共话非遗教育传承
2.1 背景介绍
非遗教育传承创新研讨会由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主办,集结了来自高校、文创企业、地方政府以及非遗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传承人代表,共同为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贡献智慧。
2.2 教育理念
非遗教育传承创新强调非遗传承保护与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非遗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以及非遗融入学科建设的新实践。
2.3 成功案例
-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李崇辉:以《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华夏艺术工匠精神——兼论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为主题,分享了非遗教育在美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非遗成果转化探索与实践:多位业内专家学者、高校师生分享了非遗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为非遗教育传承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跨学科教学:芬兰实践助力文化传承
3.1 背景介绍
芬兰的跨学科教学在课程整体结构中融入了“先合后分”的学科融合理念,为跨学科教学奠定了基础。
3.2 教育理念
芬兰的跨学科教学强调学习者掌握综合能力、跨越学科界限,并对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3.3 成功案例
- 小学手工教育:芬兰的小学手工教育自提出之时就重视学科跨界融合的价值。
- 现象教学:芬兰课改首倡的现象教学并非取消学科教学,而是对主题式跨学科教学开展提出了更规范的要求。
四、非遗在校园:广州“非遗在校园”系列活动
4.1 背景介绍
广州市第二届“非遗在校园”研讨会在广州市文化馆顺利召开,旨在推动非遗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
4.2 教育理念
“非遗在校园”系列活动强调非遗传承与青少年美育的结合,推动非遗进校园向非遗在校园的提升。
4.3 成功案例
- 广州市文化馆:成功创建首批全国青少年美育示范基地,为非遗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学校案例:各学校涌现出众多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非遗美育品牌和案例,有力推动了非遗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
五、潍坊:高质量研学教育助力中华文化传承
5.1 背景介绍
潍坊市教育局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统筹校内和校外育人资源,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5.2 教育理念
潍坊市教育局强调研学实践育人,通过研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3 成功案例
- 研学实践活动:全市512所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771次,参与学生30.8万人次。
- 研学实践课程开发:《山东省中小学研学实践课程开发指南》正式印发,为研学实践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结论
文化传承教育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文化传承教育实践中,创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跨学科教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探索文化传承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