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布基纳法索,位于非洲西部沃尔特河上游,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国家。它曾是西非文明古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本文将深入探讨布基纳法索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揭开这个非洲古老文明的传承密码。

历史沿革

布基纳法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以莫西族为主的王国在此建立。15世纪,莫西人首领建立了亚腾加和瓦加杜古王国。1904年,布基纳法索沦为法国殖民地。1957年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5日,布基纳法索独立,成立上沃尔特共和国。1984年,国家名称改为布基纳法索,意为“正人君子之国”。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布基纳法索国土面积274,122平方公里,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东邻贝宁、尼日尔,南与科特迪瓦、加纳、多哥交界,西、北与马里接壤。境内有沃尔特河等主要河流,水资源丰富。

文化传承

布基纳法索境内约有60个不同部落,其中摩西族为该国内主要种族。当地文化深受部落传统的影响,包括语言、艺术、音乐、舞蹈和宗教信仰等。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法语,主要民族语言有莫西语、迪乌拉语和颇尔语。

艺术

部落的面具、木雕、织物等手工艺品,以其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细腻的纹理,传达出对自然、神灵和祖先的敬畏与赞美。

音乐与舞蹈

非洲部落音乐节奏强烈、韵律独特,舞蹈充满力量和动感,是部落团结和凝聚力的象征。

宗教信仰

境内约50%的居民信奉原始宗教,30%信奉伊斯兰教,20%信奉天主教。

经济发展

布基纳法索经济结构较为单一,高度依赖矿产和农牧业。金矿和棉花是主要外汇来源。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农业与牧业

农业是布基纳法索经济的基础,主要农产品包括棉花、谷物、油料作物和水果等。

旅游业

自2000年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2017年,中国与布基纳法索双边贸易总额为2.03亿美元,同比增长31.1%。中国成为布基纳法索棉花最大出口目的国,汽车和机电产品是最大进口来源国。

经贸合作项目

2017年,中国企业在布基纳法索新签承包工程合同1份,新签合同额1202万美元,完成营业额27万美元。新签大型工程承包项目包括中地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2个水池、1个水塔和4个泵站建设项目等。

结语

布基纳法索作为一个古老的非洲文明古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文化,布基纳法索将为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同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也将为布基纳法索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