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7年,我国文化传承领域迎来了一系列变革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愈发频繁,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将回顾2017年文化传承的主要举措,分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模式,并探讨如何推动文化传承的持续发展。
一、政策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意见旨在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1. 目标定位
- 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 主要任务
-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实践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模式
在政策引领下,各地纷纷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形成了多种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模式。
1. 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以景德镇为例,程丽华院长将中法文化融入瓷杯设计,推动了传统制瓷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瓷器艺术的价值,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以安铺锣鼓为例,年轻一代的加入使得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这种融合使得传统文化更贴近现代生活,增强了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以蓝夹缬为例,王河生将传统蓝染技艺与现代面料相结合,创新设计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服饰。这种融合使得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更具时代特色。
三、未来展望:推动文化传承的持续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推动文化传承的持续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1. 深化政策支持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支持力度。
2. 强化人才培养
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专业人才。
3. 创新传播方式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传统文化传播渠道,提高传播效果。
4. 深化国际交流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总之,2017年文化传承领域的变革与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推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